首页
>新闻资讯>专题专栏>深入践行中国能建基础“334”工程>贯彻落实
一起去看看葛洲坝市政公司的智慧工地!

科技是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企业赖之以赢。近年来,公司坚持科技兴企让数字技术不断赋能工程项目“智慧建造”。5月21日至28日是全国科技活动周,主题为“走进科技 你我同行”。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国能建葛洲坝市政公司的智慧工地感受一下项目管理的科技感和智能化气息。

深大城际铁路项目

以“创轨道交通品牌”为目标,大力推进信息化管理,采用“一个综管平台+多个应用系统”,对工程项目进行“全角度、全方位、全覆盖”的精细化管理。

针对临时用电、门式起重设备吊装、深基坑等设置自动化监测,并统一纳入信息化平台实施实时监控和安全管控,利用BIM+GIS+倾斜摄影技术开展项目模型的建立和施工管理,高效进行工程量计算及清单计价工作,协同建立互联协同、智能生产、科学管理的施工项目信息化生态圈。


西安地铁15号线项目

打造的“智慧工地综合管理平台”,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BIM+GIS等先进技术为支撑,通过部署前端相关智能硬件,采集汇聚设备、视频、人员等各类数据,对施工六大元素人、机、料、法、环、测进行实时监控和管理。

该平台以项目管理需求为核心,汇聚关键数据,提供智能监测、风险预警、智慧管控等智能分析服务,为现场提供辅助决策,有效提高了项目精细化、智能化管理水平,提升了项目建设管理协同效率。

保定城中村改造项目

建成包括视频、设备、环境、人员等全面管控的综合业务监控服务管理平台,运用BIM模型交底与二维码自动生成技术,对现场施工进行及时纠偏与更正,对高强度、大体量的施工,可提前预测关键施工节点并制定合理进度计划。

各部门通过互通互联、信息共享,实现了对各生产要素的实时监测与预警,极大地提升了管理水平。


乌鲁木齐绕城高速项目

针对项目点多、线长、面广的特点,结合数字仿真模拟、天眼系统、BIM系统及物联网系统打造出了具有创新意义的“公路信息化管理系统”。其中,利用数字仿真系统,实现对大跨度桥梁施工进行方案比选;利用固定+移动天眼系统,可解决线性工程农民工考勤管理难的问题,也可配合当地公安部门推进维稳工作;利用BIM系统对乌拉泊互通四阶段导改方案进行可视化交底,高效推进方案评审。

此外,针对项目场站种类及数量多的问题,项目部采用物联网系统实现了所有场站可以实时对出入库材料数量、种类进行盘点,实时出具各类物资损耗量,有效提高了物资核销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中国能建葛洲坝市政公司将在数字化管理、数字化建造、数字化决策三个领域持续发力,以“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提升企业资源整合能力、业务协同能力、项目精细化管理能力,为战略决策、科学管理、创新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