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资讯>文化园地>文学
丝路人 丝路情

喀什,中国最西端的城市,位于帕米尔高原的核心区域,这座城不仅是古代丝绸之路的明珠之地,更是当今“一带一路”的延展之塬。

史册中,那几条贯穿南北的路径合成的古丝绸之路,在厚重的字符里静默着它的神秘。它的曲折绵延过稀薄空气,它的分支跨越了四海八荒,宛如楼兰少女被晚风吹起的发丝,在空气中飘散开来,又被帕米尔高原的黄昏镀上统一的金光灿灿,最后随夜色服帖,平静归一。其中有那么一条北起库车皮山县,途经达丽尔(今巴基斯坦境内)至阿富汗喀布尔的道路,它与我的出生地喀什一同散发着命运的磁力,冥冥中牵引着我的人生。

还记得10岁那年,我在爸爸的带领下与巴基斯坦的国土进行了第一次亲密接触。照片中,站在国界线上的我,小手扶着界碑,一脚站在巴基斯坦境内,另一脚站在祖国境内,兴奋至极。旁边站着一位皮肤黝黑、高大威猛的巴基斯坦军人,贝雷帽,蛤蟆镜,荷枪实弹。

那也是我第一次所谓“出国”。照片里的那个我笑的羞怯、腼腆,不了解“一碑之隔,两个世界”的真正含义。那时候的巴基斯坦还是一个小小指甲刀就能换回精美玉器,或用碧玺和宝石去换生活小商品的国家,当地的生活物资比父亲工作的塔什库尔干,一个用新疆馕饼就能从城头滚到城尾的国家重点扶贫小县还要匮乏。

2010年,在一个记忆犹新的日子里,我跟随集团巡查组一行来到了巴基斯坦,阳光温暖灿烂的让人难忘。

那是我第一次走进巴控克什米尔地区;第一次走进了被誉为“巴基斯坦三峡工程”的葛洲坝集团N-J水电站项目部;第一次穿行在被视为世界难题的2000米埋深的地下引水隧洞中。那么多的第一次碰撞,凝结成我脑海中的点点涟漪,让我在每一次回想时都不免心中激荡,一幕幕画面在脑海清晰展开:特别是那光,那在车灯的照射下反射着的光,一团团暖桔红色的连成一线为我们引路。

从未进过施工隧洞的我,起初以为是一个个照明灯发出的微光,随着车队不断前行,那一点点虚化着的橘色光芒,渐渐地幻化成一个个身着橘红色反光背心的刚毅汉子。他们在泥泞隧洞中站的笔直,印着CGGC字样的安全帽下一张张古铜色的脸庞上挂满着的汗水,在车灯的照耀下灼灼发光。那一刻我的内心沸腾似火,眼眸却腾出水雾。突然迸发出的民族自豪感和国家荣誉感让我浑身颤抖。这种强烈的情感不仅源自异乡人对祖国最原始而深沉的敬仰,也是对我们葛洲坝人平凡而伟大的感动。我想正是这种心灵深处的情感触动,让我毫不犹豫选择了留下,留在了N-J项目部,从此踏上了远离故乡却心系祖国的征途。

时至今日,我驻巴已逾十年,回国与家人团聚的时间屈指可数,一句再见,开始了多少别离和期盼,手机成为了陪伴父母的桥梁,手机两端的画面诉说着思念。每每想起远在国内的父母,看着步入花甲之年的二老对我依依惜别的泪眼,作为女儿我却不能每日陪之左右,体贴照顾,心中不免难过不安。作为一个女人,小家庭的义务社会国家的责任常在我脑海中旋转,让我开始追溯,追溯那些为国家为人民奉献一生的“巾帼英雄”,追溯她们的一生,她们的成果。最后,所有的画面渐渐静止,静止在我临行的前夜,静止在父亲的那番临别嘱托:“娜娜,我的女儿,你一定要记住,无论你走到哪里,你都是炎黄子孙,一个中国人。你必须时刻牢记,做人要顶天立地、无愧于心,做一个女人要不卑不亢、不惧不忧,要多做实事,做好事。身在国外,你一定要牢记:不利于我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话不说,不利于我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事不做。”工作指示般的一番话饱含着父亲对祖国的深情,让我对老一辈共产党员的爱国精神肃然起敬。一瞬间,杂念全无。

这是不是冥冥之中对我的牵引?又有多少中华儿女,多少葛洲坝员工和我一样,在丝路的召唤和时代的感召下,毅然决然地扎根在巴基斯坦,扎根在祖国需要他们的每个角落。我是一名女儿,今后还会是一个妻子、是一个母亲,但同时我也是一名职业人,是我自己。不仅要相夫教子,慧心巧思,更要心怀“巾帼不让须眉,建功立业强企”之志。在今后的日子里,不成洪水猛兽,但愿化水载舟,不看婀娜多姿,只盼娜样风光。

十多年在巴基斯坦的驻守和坚持让我懂得当始终保持不忘初心的态度,撸起袖子,俯下身子,不采华名,不兴伪事。坚定自己的理想与信念;坚定奋斗意志,以坚守的名义和实际行动,扎根于热爱的事业和土地。

回首来路,我的人生起于丝路重镇,兜兜转转又回到“丝路”之中。在这条漫漫丝路上,我饱览人生的“大漠孤烟、长河落日”,遇“柳暗花明、高山流水”,褪“少时轻狂、踟蹰不定”,最终留“一腔热血,满腹深情”。这份深情,我要用它来报效祖国,回馈公司,支撑伴我前行的兄弟姐妹,照耀我未尽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