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作者 张林茂
- 来源:葛洲坝京津冀分公司
- 发布时间:2021-08-13
-
题记:
在历史悠久的神州大地上,中国川滇交界的宁南县与巧家县之间,有一条流淌了万千年而奔腾不羁的河流,叫金沙江。两岸重岩叠嶂,地势险峻,地质构造极为复杂。仅次于三峡电站的世界级“超级工程”白鹤滩水电站就筑建在此。该项工程“总装机容量1600万千瓦,地下厂房洞长438米,顶拱跨度34米,高88.7米。洞室群纵横交错,堪比迷宫,地质条件复杂,建设难度令人望洋兴叹。故堪称为中国乃至世界水电建设史上施工难度系数最高的工程之一,为我国之重器!
走进白鹤滩水电工程,犹如推开了一扇大匠之门,宏伟、博大之施工场面,让所有参观者震撼。在建设国之重器白鹤滩水电站的进程中,中国能建葛洲坝集团三峡建设公司白鹤滩施工局的党员突击队员们的创业经历及演绎出的传奇般故事,可歌可泣,感人心脾。
险情急于星火 排险刻不容缓
2017年12月25日,一个让葛洲坝人动魄惊心的日子,一份来自监测单位对白鹤滩水电站右岸地下厂房的监测报告,让他们焦思苦虑,夜不成寐。
报告里提到:“右岸地下厂房0-40顶拱及0-55下游拱肩布置的多点位移计1.5m、3.5m处围岩连续三天日变形量达到了4mm,多束监测锚索受力显示锚索荷载已超设计荷载的50%,周边洞室混凝土开裂掉块现场严重。”这种现象已超出了预警值和设计控制范围,情况极其严重,若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置,随时会面临洞室顶拱坍塌的风险,后果不堪设想。
险情十万火急,让承建右岸地下厂房的白鹤滩施工局每一位建设者挂肚牵肠,昼夜难眠,更引起了三峡集团公司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极大关注。
2018年1月1日,白鹤滩工程建设部组织相关部门召开紧急会议,分析原因,汇总险情;
2018年1月2日,时任三峡集团副总经理樊启祥亲临现场,组织召开了如何处理白鹤滩水电站右岸地下厂房小桩号洞段围岩突发变形专题会议,商定对策;
2018年1月30日,白鹤滩工程建设部再次组织召开《右岸地下厂房小桩号洞段应急加固施工安排专题会议》,历次会议主题均围绕如何有效处置风险。会议要求无论采取什么措施,遇到多么大的艰难险阻,都必须排除险情,确保地下厂房的安全。
胸储祖国重托 敢担千钧重任
龚世柒是白鹤滩施工局的领头羊,更是党员突击队中的一员。面对险情,他镇定自若,处变不惊,主动放弃节假日,昼夜加班,和班子成员制定出应急加固工作方案和保障机制,并及时成立了由23人组成的“右岸地下厂房围岩应急加固党员突击队”。这是一支始终不忘共产党员初心,牢记党员使命,有忠诚和胆略,有铁的意志,铁的担当,铁的作风的队伍;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这支忠诚党和祖国的优秀儿女,多次在危急险难施工中挺起胸膛,接受洗礼。用无悔的青春和对党、对人民的无限忠诚,撑起了排除白鹤滩水电站右岸地下厂房重大险情的重任。
突击队员们人人都意识到施工现场不可预见的困难和危险,没有一人有怨言、发牢骚,临阵退缩,都心储祖国重托和人民期望,置生死于度外。突击队员技术部长李英说:“地下厂房的险情和难度是众所周知的,每个突击队员的心都沉甸甸的。可是我们是共产党员,我们不上谁上!”突击队员陈红明说:“当我从龚局手中接过党员突击队队旗时,感到无比的光荣和自豪,心潮澎湃,感慨万千!也感受到这面旗帜的份量有多重。党把这么光荣的任务交给我们,是对我们的信任和鞭策,再险、再难、再苦,我们也要坚决完成这项使命!”多么朴实的语言,它发自于一位普通党员的心声,却代表了全体党员突击队员的心声,真实地反映出共产党员在险情面前自觉听从党的召唤,服从党的安排的英勇气概。23名党员突击队员以精卫填海的大无畏精神接受了任务,承担起筑梦“大国重器”,福泽子孙的重任。他们的表现凸显出坚强的党性。接受队旗时,全体突击队员表情严肃,临危不惧,齐声喊出“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请党组织考验我们吧”的铿锵誓言,喊出了热爱祖国的豪言壮语!掷地有声,在右岸地下厂房内绕壁不绝。
攻克世界难题 彰显崇高境界
右岸地下厂房小桩号侧洞段顶拱及边墙围岩有几十米高,高度相当于十四层楼房,施工难度和危险度可想而知。明知虎尾春冰,突击队员们仍置生死于度外而赴汤滔火,这是多么崇高的境界和勇气。
大年三十和初一,是神州大地阖家团圆的日子,突击队员们却昼夜奋战在应急加固排险第一线。施工现场灯火辉煌,着红色施工服的突击队员们穿梭于排架上,像朵朵小红花点缀在围岩上。十几台锚索钻机突突轰鸣,岩尘弥漫,热火朝天。为了所肩负的使命和重任,他们远离亲人,奋战在白鹤滩水电站右岸地下厂房内,争分夺秒,扎锚灌浆,无间隙作业施工,发扬共产党员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优秀品格和精神。面对险情屏气慑息,不畏艰险,磅礴之气势和胆魄,足以“惊天地,泣鬼神”。这惊心动魄、感人心脾的场面,仿佛歌唱家刘秉义演唱的《咱们工人有力量》之豪迈而热烈旋律的演绎。
因施工通道狭窄,无法实施设备运输,突击队员们每人每天要背负几十斤重的零星材料在49米高的排架上上下攀爬三趟,其中苦累,常人难想。突击队员祁光鹏说:“上、下爬一趟膝盖就疼一次,一天三次下来,劳筋苦骨。本来今年我要回老家和亲人们过春节的,领导都批了,却被选中为抢险突击队员,我只能顾大局舍小家了。我已经好几个春节没回家了,觉得很愧对亲人!”说到这里他突然鼻子一酸,眼里瞬间盈满了泪。
两鬓斑白,现年57岁的农民工党员李加荣在成立抢险突击队时主动请缨,立下军令状,他负责应急物资的组织并投入数十台锚索钻机和百余名劳力,仅用数月,便高标准、高质量完成了所负责的锚索施工任务。
“我连续几年未回家与妻儿团聚了,今年又不能回家与家人共度除夕,妻子和孩子便从老家赶来工地陪我。做了水电人后,我欠她们的太多太多了!”提到亲情,灌浆工程部经理陈红明的眼圈一下红了。
在突击队员中,每一名突击队员都有许多闪光而动人的故事。如突击队员刘彦龙,爷爷突发脑梗瘫卧床上,因应急加固任务重,他与妻子(双职工)共同留守工地,直到爷爷离世,他们夫妻也未能见上一面。
像龚世柒、王宁、李英、吴正茂、刘彦龙、喇顺勇、李江涛等多名突击队员的情况,都与祁光鹏、陈红明、刘彦龙一样撼人心扉。他们胸怀国家利益,装着祖国梦想,有一颗强烈的责任心和政治责任感,才做到了舍小家顾全局,几年除夕和春节都坚守奋战在白鹤滩水电站的工地上,平凡的人生在不平凡的岗位上发出了光彩。
顶拱及边墙围岩变形应急加固任务,从2017年12月25日到2018年7月5日结束,历时七个多月。突击队员们凭借高超的技艺,精湛的技术、灵巧的双手、惊人的毅力和胆略,攻克一个又一个险阻和世界难题,最终彻底控制了地厂围岩深层次变形。经精密测试,变形量终于控制在了0.5mm范围内,这是多么伟大的一项壮举。“想起当时的险情,现在都还后怕”,技术部部长李英这样说。这些“大国重器”筑梦人在白鹤滩水电站建设中,“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创造了世界地下水电建设工程史上的神话,他们应急突击的成功事例,具有不言自明的说服力。
事迹档案:(团队)
“右岸地下厂房围岩应急加固党员突击队”成立于2018年1月,主要负责右岸地下厂房围岩变形应急加固,排除险情工作。在抢险加固中始终不忘共产党员的初心,牢记党员使命,用忠诚、胆略和民族精神,以铁的意志,铁的担当,铁的作风,圆满完成该项急难险种施工任务,向党组织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受到业主高层领导高度好评和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