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桂花遍地开,鲜红的旗帜竖呀竖起来,张灯又结彩呀,张灯又结彩呀,光辉灿烂闪出新世界……”歌词铿锵,旋律激扬,这首源于大别山区的革命红歌,伴随着红军的足迹以星火燎原之势传遍了大江南北。
——题记
进出水口
远山如黛、云似飘绫,近水含烟、鹰傲苍穹。大别山革命老区的每一座山峰都见证了艰苦的烽火岁月,每一抔黄土都烙下了辉煌的历史征程,每一缕气息都透发着深邃的“大别山”精神。峥嵘岁月,28年红旗不倒;血脉传承,百年火种不灭。金寨抽水蓄能电站正位于这巍峨雄奇的大别山区,是全国人大常委会确定的帮扶金寨“5+1”项目之一,更是一座在“抓把泥土就能渗出鲜血”的革命老区中孕育的红色工程。
重温红色记忆 传承革命精神
参观红色教育基地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金寨县视察时深情的说:“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我们要沿着革命前辈的足迹继续前行,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这一年,也正是金寨抽水蓄能电站上下水库工程开工之年,项目经理马劲涛屡次强调“这里家家有红军,村村有烈士,山山埋忠魂,岭岭书丰碑,我们葛洲坝人,尤其是党员同志要勇挑重担、冲锋在前,用实际行动擦亮我们央企的精神底色和胸前的这枚党徽”。金寨革命博物馆、纪念馆、革命旧址、遗址等,这一部部历史教科书、一个个信仰熔铸点、一座座“红色基因库”,如临其境的感受着先辈对革命理想的探索、执着和激情,时时润泽着葛洲坝建设者们的赤子红心。在电站建设中,葛洲坝人赓续着“坚守信念、胸怀全局、团结一心、勇当前锋”的大别山精神,以新的革命形式为当地百姓谋福祉。
重走红军古道 共建企地深情
帮助张冲乡清雪
2018年,连日强降雪导致金寨县张冲村对外道路全线封闭,严重影响当地村民的正常生活。而这条道路正是解放战争时期刘邓大军率领千军万马挺进大别山时留下了“流波古道”。葛洲坝建设者们主动请缨,脚踏革命先烈们曾经战斗过的这片热土,耳边回荡着密集的战鼓、嘹亮的号角和震天的冲锋声,眼前浮现出漫山遍野的革命者在红旗的指引下前赴后继、奋勇向前,这时清雪面临的山高、路窄、坡陡、弯急等困难迎刃而解,最终顺利疏通该村竹马组、龙窝组、三岭组和胜利组的全部对外道路。村民们诚挚的握手,感激的笑脸,亲切的话语,是对葛洲坝为民亲民央企形象的肯定;印有“大雪无情人有情 温馨关怀暖民心”的锦旗,更是对葛洲坝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肯定。
清雪现场
重扬光荣传统 勇于攻坚克难
防汛应急党员突击队
2020年,金寨项目面对新冠疫情暴发、汛情形势严峻、工期极度紧张三大叠加冲击,葛洲坝建设者不等不靠、不推不拖,充分发扬刘邓大军在大别山的“棉衣攻坚战”的主动作为精神,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依托“片区化+网格化”四纵三级管理体系,采取“突击攻坚+常态长效”运行模式,创造性形成以党员先锋岗为“点”,党员突击队活动为“线”,党员常态化活动为“面”,项目生产经营为“网”的“点线面网”立体式党建经营深融互促运行体系,用树标杆、做示范实现了由带着干、领着干、帮着干到一起干的质变,使项目部拧成一股绳、攥紧一个拳,打造爬坡过坎奋斗共同体。葛洲坝建设者攻坚克难、逆势突围,超额完成全年各项生产经营指标,以实际行动弘扬了大别山精神,彰显了红色基因的时代风采。
张冲乡党支部赠送锦旗
滚滚长江水,苍苍大别山;兹山独储英,群雄出其间。大别山以其厚重的红色文化底蕴在潜移默化中滋养着葛洲坝建设者的“初心使命”,以其昂扬的革命精神在逆境挫折中淬炼着葛洲坝建设者的“责任担当”。红军后人立壮志,愿把老区换新颜,葛洲坝建设者们正以“朴诚勇毅、不胜不休”的精神动力在大别山上书写新时代的奋斗篇章。
看,大别山上的桂花绽放的更加绚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