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资讯>新闻资讯
西安地铁项目部:打造“新基建”绿色示范工程
  进入2020年,涵盖5G基站建设、特高压、城市轨道交通等七大领域的“新基建”,仿佛一夜之间突然火爆了起来。这也让中国能建葛洲坝集团市政公司参与建设的西安地铁十四号线工程,再次站到了聚光灯下。

 
施工现场

  作为第十四届全运会的重点配套工程和中国能建葛洲坝集团进军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的重点工程,西安地铁十四号线项目从一开始就备受瞩目。入列“新基建”,使它的意义又多了一层,也对项目部打造“新基建”时代的绿色地铁示范工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标准化”  筑牢履约基础

  5月14日晚23时,随着最后一方混凝土的浇筑顺利收仓,中国能建葛洲坝集团承建的西安地铁工程十四号线三标段项目港贺区间、出入场线明挖段以及暗挖段土建主体结构工程浇筑施工全部完成,比计划工期提前了6天。此前的4月14日,该工程3标项目港务大道站、贺韶村站主体结构分部工程顺利通过验收。5月3日至4日,“贺终区间隧道二衬”与“港贺明挖区间正线”先后顺利实现洞通。

  3标项目经理石艳军说,取得这个成绩,与项目部抓牢做实防疫,有序复工密不可分,也与该项目一直以来推行标准化管理息息相关。

  标准化,是项目高效履约的法宝。在西安地铁十四号线3标项目工地上,规章制度、标识标牌、物料摆放、人员出入、降尘除霾......处处显示着标准化的气息。

  在安全生产方面,项目部建立健全安全组织机构,成立项目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明确目标,制定制度,落实责任。同时,不断强化安全培训,安全小喇叭工地无死角“呐喊”,加强工地巡察整改,编制了各种应急预案,组织多次应急演练,提高安全意识,保障安全生产。在质量管控方面,项目部制定了“首件验收制”、质量“三检制”、质量巡查制、质量岗位制、质量追溯制、履约考评制等详细的制度,要求各工区严格执行,从源头上杜绝质量事故发生。

  “即便是今年新增加了防疫的工作,但标准化的要求也不能有半点降低。”石艳军说,“反而是因为疫情的影响,所有的标准更要严格执行。”

  复工以来,项目部坚持一手抓防疫,一手抓生产,统筹协调现场资源配置,强化现场管控力度。项目部党支部组建了党员突击队及青年突击队,号召党员干部担当作为、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激发全员克难攻坚的生产积极性,为工程项目建设“提档加速”,快速掀起了施工热潮。多个节点目标相继完成,受到了监理设计及业主的一致好评。

  “信息化”  助力高效施工

  西安地铁十四号线项目线路全长1.61公里,包含2站2区间和1个停车场。工程内容包括土建、人防、轨道、车站设备安装及装修、停车场通用设备采购及安装等。

  “新基建”时代,对工程的智慧程度提出了更高要求。走进西安地铁十四号线3标项目工地,语音播报安全提示、实时监测空气雾霾指数、无人机跟踪监督项目进度、人脸识别进入工地、VR安全体验馆,......

  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若是遇到了技术难题,只要拿出手机,扫一扫现场布设的二维码,就能看到技术、安全、质量、环保及物资设备等各种标准要求和相应的操作方法。

  项目技术负责人王振坤说,通过信息化的手段,创建智慧工地,有效提高了项目建设和管理水平,使项目建设的安全和质量更有保障。项目部还成立了BIM小组,建造信息模型,将传统二维转化为三维、四维应用,发挥VR、AR可视化技术,详细呈现项目每个施工部位的信息,实现项目管理的沙盘化和智慧化,为项目高质量管理提供更加详实直观的依据。

  在基坑开挖过程中,项目部利用基坑边坡稳定模拟软件,对关键部位开挖和基坑放坡开挖进行模拟,结合中间拉槽、马道运输的方式,实现开挖的经济性和高效性。利用工程分析软件,对地层及周边地层情况建立分析模型,针对施工边界条件针对性分析,制定措施运用于实际施工,通过施工情况及监测结果反馈研究成果,实现工程重大安全风险的理论结合实际的管控。

  针对管理中人的因素,项目部研发信息化管理平台,将重要工作和日常工作模块化、固定化、标准化,实现对各项业务的高效、及时、无纸化、共享化及标准化的管理。

  创新技术  打造绿色示范工程

  2019年9月,中国能建葛洲坝集团参与投资建设的合肥高新区综合管廊工程PPP项目,顺利通过竣工验收。2019年底,武汉轨道交通27号线项目正式通车。这两个重点工程的顺利履约,使中国能建葛洲坝集团的业务转型取得重要成果,也为西安地铁十四号线项目的建设提供了丰富的新经验和新技术。

  “这几个项目的施工,与西安地铁有很多类似的地方。”王振坤介绍,在车站及明挖区间主体结构侧墙施工中,项目部采用的新型整体三角组合模板体系,就是在合肥管廊和武汉轨道交通工程中使用过的技术。这种技术具有模板质量轻、安装方便、混凝土成型好、可拆装周转使用等多个特点。

  西安市对环保和治污减霾的要求极高,环保管理走在国内前列。在主动配合西安市治污减霾工作过程中,项目部自主研发的一种自动洗车平台系统,可满足地铁施工车辆出渣自动冲洗。自主研发的一种施工场地自动喷淋降尘系统,采取安装温度传感器及与扬尘在线监测系统的有效连接,实现温度、扬尘双控,同时针对车站基坑土方施工可采取手动控制模式,确保土方作业全湿法施工。

  这些新的技术手段,结合绿网裸土覆盖、移动式作业面雾炮机等环保设备,实现涉土作业区全覆盖降尘处置,确保“零扬尘”施工;针对市政排放难的问题研究应用高分子化学泥浆,实现自动降解,确保“零排放”施工。在中央环保督察组和地方各级环保部门的检查中,均获得高度肯定。

  在贺韶村站轨顶风道施工中,项目部采用与主体结构同步施工的技术,有效确保了尽早提供装修及铺轨作业面,减少了后期的交叉作业影响。

  “这些都和绿色环保的时代主题紧紧贴合。”王振坤表示,“项目建设中的技术创新,都是在施工技术措施和施工、设计方案上提前介入进行优化,既有效地解决了新环保形势下的涉土连续施工和主体结构与多处管线群位置冲突的障碍处理难题,也通过优化和创新达到了提高工效、降低成本、促进经济效益增长的目的。

  “距离2021年第十四届全运会的举办,只剩下一年时间。”石艳军表示,项目部有信心,也有压力。“我们将充分发挥优势,继续严格推进标准化、信息化,创建安全文明工地、绿色环保工地、智慧工地的‘两化三创’,不断迎难而上、克难攻坚,努力将西安地铁项目打造成绿色示范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