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专题专栏 > 礼赞70周年 > 礼赞70年·征文选登
视力保护:
那激情燃烧的岁月
来源:机电公司 宋凌 日期:2019-11-27 字号:[ ]
  1972年,为落实毛主席“赞成兴建此坝”的批示,全国各地的水利建设精英齐聚葛洲坝。“就是那时,我从北京辗转调到宜昌,成为第一批葛洲坝的建设者,随着工程正式开工,十几万建设大军很快汇聚在一块了。当时,没有先进的机械设备,工地上人山人海肩挑背扛的场景壮观非常,没有成熟的工艺技术,很多难题都是边干边摸索边解决,那段环境艰苦却又充满了激情的岁月,真是终身难忘啊”。如今85岁高龄的王守运退休前是机电公司总工程师,虽然那段时光已经渐渐远去,回忆起当年修建大坝的往事,依然感慨万千,心潮澎湃。

  为了工程需要,接到调令后,王守运二话不说,和许多从全国各地抽调过来的建设者一样,顾不上家中的妻儿,只身来到湖北宜昌,一下火车就直奔工地现场,没有住房,办公楼便是他的栖息地,随后的40年的水利生涯,王守运几乎都在工地上度过。他坚持设计与施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和技术人员们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

  当时葛洲坝2、3号船闸是国内首次采用美国标准的新型人字门,制造、安装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王守运和技术部的同志们日夜赶工,图纸图纸改了又改、材料尺寸量了又量,克服了种种困难终于完成了人字门的安装。可当闸门在关闭充水时,或是因为水压、或是因为温差,左右两扇闸门闭合时总有间隙。到底怎样才能又承压又止水?王守运想,如果国内能有一个操作指南该有多好!凭着对水电事业的高度责任感,他下定决心,不管费多大的功夫,一定要编制一套全面的闸门制造安装行业规范!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在90年代初,没有网络,连办公电话都少之又少。想收集一套当时已有的规范文件作为参考,只能借助一封封寄往长江委员会等单位的平信。实在找不到相关资料,他只有一次次的到工地现场,根据不同的门型,测算、总结出最为合理的制造、验收标准。历时700多天,跑遍国内大大小小水电站,信件堆成了小山……1994年,王守运起草的《钢闸门制造安装及验收规范》由国家正式发布,并荣获了全国科技进步奖。

  2010年的冬天,是75岁高龄的王守运最后一次出差,经过30个小时的颠簸来到了广西龙滩水电站。那时没有动车,家人都劝道:“现在通讯这么方便,打几个电话或者看看照片不行吗?一把年纪,哪还经得起绿皮火车还转汽车这么折腾?”可不到工地心中不踏实呀,他毅然决然的出发了。到了现场,审查完工程资料,王守运立刻要求去工地,弧门、平板门、蜗壳、水轮机,他用了两天的时间,坚持爬高下低检查完每一个产品。走不动了,就在设备上坐坐,休息一会继续前行。陪同检查的人员都吓坏了,可他却说:“不来现场难道让我纸上谈兵?既然让我来把关,我就容不得一点差错,一切都得按标准来”。

  现在,80多岁的王守运骨质增生日益严重,连上楼都感到特别吃力,没办法再去工地做技术指导了,可他还想为公司做点什么。2013年至今,这4年的时间里,他坚持着为集团公司审查着厚厚的7册“水利水电施工全书”,他忘记了年纪,忘记了体能,他的一生早已和大坝融为一体!

  新中国成立70年来,葛洲坝、小浪底、三峡……我国的大型水利工程建设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而这些骄人成绩的背后,正是有着有许多像王守运这般的技术专家,以及更多在平凡工作中默默奉献的“小人物”,成就了如今强大的中国、强盛的中华名族!

打印】 【关闭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