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专题专栏 > 礼赞70周年 > 礼赞70年·征文选登
视力保护:
大国小家│三张全家福
来源:电力公司 通讯员 彭迪 日期:2019-10-14 字号:[ ]

  国庆前夕,笔者走进电力公司职工杨明轶的家,她翻开相册,给我们看了她人生不同阶段的全家福。画面中,不同时代场景和家人的精神面貌,折射出新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精神生活更加富足。  

  胶卷相机——记录童年时代的欢乐团聚场景

  杨明轶的父亲在家中排行老七,是最小的一个孩子。杨明轶家是一个大家族,加上爷爷奶奶,共二十三人。上世纪九十年代,大伯姑妈在祖国的五湖四海工作,家庭人口多。受交通条件的限制,每年只有过年的时候,才是整个大家族聚得最齐的一次。

  “大年三十前夕,姑父姑妈、大伯大妈会带着哥哥姐姐早早来到我们家。我父母则会在爷爷奶奶的指导下准备一大桌丰盛的饭菜。”杨明轶回忆说。

  上世纪九十年代,相机对于普通家庭来说是非常少见的事物。老百姓一般都去照相馆照相。

  当时,整个大家族只有杨明轶三姑父有相机,于是他成了全家福的摄影师。

  “记忆中的他拿着一个大大的相机,会在我们吃年夜饭时、包饺子时以及放鞭炮时……进行抓拍,我被三姑父拍到了一张大口吃藕夹的照片,现在看起来觉得分外珍贵。”杨明轶提到多年前的场景,仍觉得历历在目。

  1996年正月初一,全家人来到屋外,大家在爷爷奶奶两旁排列站开,三姑父选好角度,一张全家福便诞生了。“那时,我们还没有相机支架,三姑父鲜少出现在全家福中,不过这些年我们看照片都会想到他。”杨明轶说。

  数码相机——记录中学时期的三口之家

  新中国成立70年来,社会经济蓬勃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小小相机从照相馆走进了家庭,又由胶卷相机演变为数码相机,相机的功能也越来越多,能够为人们提供更加丰富的娱乐活动。

  杨明轶上中学时,数码相机已经出现在市场上,它小巧轻便,易于携带,并且在当时社会,相机也更为普及,被更多的家庭拥有。

  “父亲为了更好地记录我的成长轨迹,以及满足家庭旅游拍照的需求,我家也入手了一个数码相机。它不仅可以拍照,还具有摄像功能,可以动态记录我们的影像。”杨明轶说。

  中考后与父母去洛阳旅行、每年生日的难忘瞬间……家用数码相机记录了杨明轶生活的点点滴滴,幸福又令人怀念。

  手机相机——随时随地记录全家福

  我国科技信息迅猛发展,智能手机已经普及,并植入相机功能,让拍照变得更加随心所欲。人们的生活更加多元,有了更多的可能性。

  杨明轶毕业后来到葛洲坝电力公司榆林光伏项目部工作,能回到宜昌吃上母亲的饭菜非常难得。

  “今年7月,我去宜昌参加入职培训的那天,妈妈一大早起来为我做早餐,用土鸡汤煮的面,面上还卧着两个荷包蛋,配上绿绿的青菜,这一碗妈妈用爱煮成的面条色泽和香味都很诱人。”杨明轶拿起手机拍下了母亲在厨房忙碌的身影。在异乡想家时,她就可以时常看看照片。

  离家的时候,父亲对她说:“有空了多给爸爸妈妈视频聊天,现在科技很发达,我们在不同的地方一样可以实现家人团聚。”

  如今,随着国家与社会的发展,哪怕家人远隔千里,也有更多的途径和方式进行沟通交流。杨明轶就是通过这种方式,与家人实现网上团聚。

  “在我成长的不同阶段,全家福以多样的形式出现在我的生活中。我真切感受到生活方式发生的巨大改变,这与中国的发展与腾飞密切相关,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家越来越好,也越来越幸福。” 杨明轶说。

打印】 【关闭
上一篇:
下一篇: